Yang's blog Yang's blog
首页
Java
密码学
机器学习
命令手册
关于
友链
  • 分类
  • 标签
  • 归档
GitHub (opens new window)

xiaoyang

编程爱好者
首页
Java
密码学
机器学习
命令手册
关于
友链
  • 分类
  • 标签
  • 归档
GitHub (opens new window)
  • 传统机器学习

    • 机器学习前言
    • 数据预处理
    • 简单线性回归
    • 多元线性回归
    • 逻辑回归(一)
    • 逻辑回归(二)
    • K近邻法(k-NN)
      • 1.k-NN定义
      • 2.距离度量
      • 3.k值的选择
      • 4.分类决策规则
      • 5.加速k-NN算法搜索:构建kd树
      • 6.k-NN算法的优缺点
      • 7.k-NN在回归任务中的处理方法
      • 8.总结
    • k最近邻分类任务代码演示
    • 支持向量机(SVM)
    • 使用SVM进行二分类
    • 决策树
    • 随机森林
    • 什么是K-means聚类算法
    • 使用K-Means算法进行数据聚类:以鸢尾花数据集为例
  • 联邦学习

    • 联邦学习中的基础算法介绍
    • Advances and Open Problems in Federated Learning
    • Vertical Federated Learning Concepts,Advances, and Challenges
    • 机器学习中的并行计算
    • Boosted Trees 简介
    • SecureBoost:一种无损的联邦学习框架
    • FedGen & Data-Free Knowledge Distillation for Heterogeneous Federated Learning
    • Towards Personalized Federated Learning
    • Distilling the Knowledge in a Neural Network
    • FedMD & Heterogenous Federated Learning via Model Distillation
    • FedFTG & Fine-tuning Global Model via Data-Free Knowledge Distillation for Non-IID Federated Learning
    • MOON & Model-Contrastive Federated Learning
    • Knowledge Distillation in Federated Learning:A Practical Guide
    • DKD-pFed & A novel framework for personalized federated learning via decoupling knowledge distillation and feature decorrelation
    • pFedSD & Personalized Edge Intelligence via Federated Self-Knowledge Distillation
    • FedFD&FAug:Communication-Efficient On-Device Machine Learning:Federated Distillation and Augmentation under Non-IID Private Data
  • 机器学习
  • 传统机器学习
xiaoyang
2024-05-07
目录

K近邻法(k-NN)

# K近邻法(k-NN)

K-NN(K-Nearest Neighbors)是一种基于实例的分类算法,也可用于回归问题。它是一种简单而强大的非参数学习算法,用于根据邻近样本的标签进行分类或预测。在K-NN算法中,'K'代表最近邻的数量,它是一个预先设定的超参数。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当给定一个未标记的实例,通过计算该实例与训练数据集中所有实例之间的距离,选择与其最接近的K个邻居。

K-NN算法的步骤如下:

  1. 计算距离:使用适当的距离度量(如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等)来计算未标记实例与训练数据集中每个实例之间的距离。

  2. 选择邻居:根据距离的大小,选择与未标记实例最近的K个邻居。

  3. 投票或加权投票:对于分类问题,K个邻居中的标签进行投票,将未标记实例归类为具有最高票数的标签。对于回归问题,可以计算K个邻居的平均值或加权平均值,将其作为未标记实例的预测值。

K-NN算法的关键特点包括:

  • 无参数学习:K-NN算法不对底层数据的分布做出假设,因此它是一种非参数学习算法。

  • 基于实例:K-NN算法记忆并利用训练数据集中的实例进行分类或预测。

  • 邻近性:K-NN算法通过考虑最接近未标记实例的邻居来进行决策,将邻近性作为分类或预测的依据。

K-NN算法的优点包括简单易懂、易于实现、对数据分布没有假设、适用于多类别问题和处理非线性关系。然而,K-NN算法的缺点包括存储和计算开销大、对异常值敏感、需要选择合适的K值和距离度量等。在应用K-NN算法时,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和数据集的特点进行参数选择和模型评估,以获得最佳的分类或预测性能。

# 1.k-NN定义

k-NN算法的核心思想是找到与新输入实例点最近的K个训练实例,并根据这K个实例中所属类别的多数来确定新实例的类别。

k-NN模型包含三个基本要素:距离度量、k值的选择和分类决策规则。

# 2.距离度量

在k-NN算法中,距离度量是衡量实例之间相似性的关键。常用的距离度量方法包括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和切比雪夫距离。

  1. 欧氏距离:
    欧氏距离是计算两个实例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对于两个k维实例点x和y,欧氏距离的计算公式如下:
d(x,y)=∑i=1k(xi−yi)2
  1. 曼哈顿距离:
    曼哈顿距离是计算两个实例点之间的城市街区距离。对于两个k维实例点x和y,曼哈顿距离的计算公式如下:
d(x,y)=∑i=1k|xi−yi|
  1. 切比雪夫距离:
    切比雪夫距离是计算两个实例点在各个坐标距离的最大值。对于两个k维实例点x和y,切比雪夫距离的计算公式如下:
d(x,y)=maxi=1k|xi−yi|

# 3.k值的选择

选择适当的k值对于k-NN算法的性能至关重要。较小的k值会增加学习过程中的近似误差,使模型容易过拟合;较大的k值会增加估计误差,使模型容易欠拟合。一般使用交叉验证的方法来选择最优的k值。

在k-NN算法中,k值的选择对于算法的性能和准确度至关重要。k值定义了在进行分类或回归预测时要考虑多少个最近邻居的影响。

k值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和数据集进行调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和指导原则:

  1. 经验法则:通常,较小的k值可以更好地捕捉局部模式和细微差异,而较大的k值可以提供更平滑的决策边界。一般而言,k的取值范围为1到数据集大小的平方根之间,但这只是一个经验法则,具体取值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试和验证。

  2. 交叉验证:交叉验证是一种常用的选择k值的方法。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然后对不同的k值进行评估和比较,选择在验证集上表现最好的k值作为最终选择。常见的交叉验证方法包括k折交叉验证和留一交叉验证。

  3. 奇偶选择:对于二分类问题,可以考虑选择奇数的k值,以避免平局的情况。当k值为偶数时,可能会出现两个或多个类别的票数相同的情况,导致无法确定最终的分类结果。

  4. 错误率和精度曲线:绘制k值与模型的错误率或精度之间的关系曲线。通过观察曲线的趋势和变化,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k值。一般来说,错误率随着k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而精度则相反。

  5. 领域知识和先验信息:根据对问题和数据的领域知识和先验信息,选择一个合理的k值。例如,如果数据集中的样本具有明显的局部结构或簇状分布,可以选择较小的k值以更好地捕捉这些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合适的k值是一个迭代和实验的过程。应该尝试不同的k值,并通过评估指标和交叉验证等方法来评估每个k值的性能。同时也要注意,k值的选择可能会因数据集的大小和特征维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最终,选择合适的k值是在保持模型准确性的前提下,根据具体问题和数据集的特点来平衡预测的偏差和方差。

# 4.分类决策规则

在k-NN算法中,分类决策规则用于确定给定实例的类别标签。一旦找到了k个最近邻居,可以使用以下几种常见的分类决策规则来确定实例的类别:

  1. 多数表决(Majority Voting):多数表决是最简单和常用的分类决策规则。它基于k个最近邻居中出现最频繁的类别进行决策。具体而言,统计k个最近邻居中每个类别的出现次数,选择出现次数最多的类别作为预测的类别标签。

  2. 加权投票(Weighted Voting):加权投票是对多数表决的改进,考虑了最近邻居之间的距离权重。每个最近邻居的投票都被赋予一个权重,权重可以根据距离的远近进行分配。然后,根据加权投票的结果来确定实例的类别标签。

  3. 距离加权(Distance Weighting):距离加权是一种基于最近邻居与待分类实例之间距离的分类决策规则。通过考虑最近邻居与待分类实例之间的距离,将距离作为权重因子,对最近邻居的类别进行加权平均。距离越近的最近邻居具有更高的权重,对预测结果的影响更大。

  4. 近邻距离加权(Nearest Neighbor Distance Weighting):近邻距离加权是一种结合了加权投票和距离加权的分类决策规则。除了考虑最近邻居的类别和距离权重外,还考虑了最近邻居之间的距离。通常,近邻距离加权对距离较近的最近邻居赋予更高的权重,同时也对距离较远的最近邻居进行惩罚。

这些分类决策规则在k-NN算法中可以根据具体问题和数据集的特点进行选择和调整。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分类决策规则可能会对最终的分类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应用k-NN算法时,选择合适的分类决策规则也是非常重要的。

# 5.加速k-NN算法搜索:构建kd树

k-NN算法是一种基于实例的分类算法,它通过计算输入实例与训练数据之间的距离,确定最近邻的k个样本,并根据它们的类别进行决策。然而,在处理大规模训练数据时,计算每个实例与所有样本之间的距离将变得非常耗时,搜索效率较低。

为了改善k-NN算法的搜索效率,可以使用kd树这种数据结构。kd树是一种二叉树结构,用于将训练数据按照特征空间的维度进行划分和组织。构建kd树的过程可以大大减少计算距离的次数,从而提高搜索速度。

构建kd树的基本步骤如下:

  1. 选择分割维度:从训练数据集中选择一个特征维度作为当前节点的分割维度。可以根据不同的策略选择分割维度,例如轮流选择、选择方差最大的维度或基于其他特征选择算法。

  2. 选择分割点:在选定的分割维度上,选择一个合适的分割点将数据集一分为二。常见的选择方式是选择分割维度上的中位数作为分割点,将数据集分成大小相等的两个子集。

  3. 构建节点:创建一个节点,并将分割点赋值给节点。同时将数据集分割成两个子集,一个子集包含小于分割点的数据,另一个子集包含大于等于分割点的数据。

  4. 递归构建子树:对于每个子集,递归地应用上述步骤,构建左子树和右子树。左子树包含小于分割点的数据,右子树包含大于等于分割点的数据。

  5. 终止条件:递归构建子树的过程在满足一定条件时终止。例如,可以设置一个阈值来控制子集中数据点的数量,当子集中的数据点数量小于等于阈值时,停止递归构建。

构建完成后,kd树的每个节点都代表一个数据点,并且根据分割维度和分割点将数据集划分为不同的子集。构建kd树的过程可以通过递归实现,最终形成一棵树结构。

在应用k-NN算法进行分类时,可以利用构建好的kd树结构来加速搜索过程。通过比较待分类实例的特征值与kd树节点的分割维度和分割点,可以确定搜索路径,从而减少计算距离的次数。通过减少搜索的空间范围,kd树可以大大提高搜索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构建kd树的效果和性能与数据集的特征分布和维度有关。对于高维数据或不均匀分布的数据,kd树的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在应用kd树之前,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和数据集的特点进行评估和选择。

# 6.k-NN算法的优缺点

k-NN算法具有以下优点:

  1. 简单而直观:k-NN是一种非参数化方法,没有对数据分布做出假设,因此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数据。
  2. 适用于多类别问题:k-NN可以用于多类别分类问题,并且对于类别不平衡的数据也能表现良好。
  3. 对异常值具有鲁棒性:由于k-NN是基于距离的方法,异常值对最终结果的影响较小。

然而,k-NN算法也存在一些缺点:

  1. 计算复杂度高:对于大规模数据集,计算新实例与所有训练实例的距离是非常耗时的。
  2. 需要调优的参数:k-NN算法中的k值需要进行调优选择,不同的k值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分类结果。
  3. 对特征空间的依赖性:k-NN算法对特征空间的密度和距离度量非常敏感,因此在特征工程的过程中需要谨慎处理。

# 7.k-NN在回归任务中的处理方法

除了分类任务,k-NN算法也可以用于回归任务。在回归任务中,k-NN算法的预测结果通常是k个最近邻实例的平均值或加权平均值。

对于回归任务中的k-NN算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距离加权:在计算最近邻实例的平均值时,可以对每个邻居的值进行加权,距离越近的邻居权重越大。
  2. k值选择:对于回归任务,选择合适的k值同样很重要。较小的k值可能会导致过拟合,较大的k值可能会导致欠拟合。
  3. 数据预处理:在回归任务中,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归一化是一种常见的操作,以确保不同特征对距离度量的影响相等。

# 8.总结

k-NN算法是一种简单而强大的分类与回归方法。它通过计算实例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分类和回归预测。在应用k-NN算法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距离度量、k值和分类决策规则。此外,构建kd树可以提高k-NN算法的搜索效率。尽管k-NN算法存在一些缺点,但它仍然是一个重要且广泛应用的机器学习算法。

编辑 (opens new window)
上次更新: 2025/04/01, 01:48:12

← 逻辑回归(二) k最近邻分类任务代码演示→

最近更新
01
操作系统
03-18
02
Nginx
03-17
03
后端服务端主动推送消息的常见方式
03-11
更多文章>
Theme by Vdoing | Copyright © 2023-2025 xiaoyang | MIT License
  • 跟随系统
  • 浅色模式
  • 深色模式
  • 阅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