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s blog Yang's blog
首页
后端开发
密码学
机器学习
命令手册
关于
友链
  • 分类
  • 标签
  • 归档
GitHub (opens new window)

xiaoyang

尽人事,听天命
首页
后端开发
密码学
机器学习
命令手册
关于
友链
  • 分类
  • 标签
  • 归档
GitHub (opens new window)
  • SpringCloud

    • 微服务架构介绍
    • SpringCloud介绍
    • Spring Cloud:生产者与消费者
    • Spring Cloud Eureka:构建可靠的服务注册与发现
    • Spring Cloud Ribbon:负载均衡
    • Spring Cloud Fegin:服务调用
    • Spring Cloud Hystrix:熔断器
    • Spring Cloud Zuul:统一网关路由
    • Spring Cloud Config:配置中心
  • Java后端框架

    • LangChain4j

      • 介绍
      • 快速开始
      • Chat and Language Models
      • Chat Memory
      • Model Parameters
      • Response Streaming
      • AI Services
      • Agent
      • Tools (Function Calling)
      • RAG
      • Structured Outputs
      • Classification
      • Embedding (Vector) Stores
      • Image Models
      • Quarkus Integration
      • Spring Boot Integration
      • Kotlin Support
      • Logging
      • Observability
      • Testing and Evaluation
      • Model Context Protocol
  • 八股文

    • 操作系统
    • JVM介绍
    • Java多线程
    • Java集合框架
    • Java反射
    • JavaIO
    • Mybatis介绍
    • Spring介绍
    • SpringBoot介绍
      • Spring Boot 是什么?
      • Spring 和 Spring Boot 的区别
      • Spring Boot 启动流程
      • SpringBoot自动装配
        • 1. 自动装配出发点
        • 2. 核心执行者
        • 3. 加载逻辑
        • 4. 条件筛选机制
        • 5. 加载与注册
      • Spring Boot 适合用在哪些场景?
      • 总结
    • Mysql
    • Redis
    • 数据结构
    • 云计算
    • 设计模式
    • 计算机网络
    • 锁核心类AQS
    • Nginx
    • 面试场景题
  • 前端技术

    • 初识Vue3
    • Vue3数据双向绑定
    • Vue3生命周期
    • Vue-Router 组件
    • Pinia 集中式状态存储
  • 中间件

    • RocketMQ
  • 开发知识

    • 请求参数注解
    • 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 JSON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 Timestamp vs Datetime
    • Java开发中必备能力单元测试
    • 正向代理和反向代理
    • 什么是VPN
    • 后端服务端主动推送消息的常见方式
    • 正则表达式
    • SseEmitter vs Flux 的本质区别与底层原理解析
    • Function Calling与MCP区别
    • 分布式事务
  • 后端开发
  • 八股文
xiaoyang
2025-02-18
目录

SpringBoot介绍

# SpringBoot介绍

# Spring Boot 是什么?

Spring Boot 是 Spring 框架的一个子项目,它主要用于简化 Spring 应用的开发,提供了一整套开箱即用的功能,比如:

  • 内嵌 Web 服务器(如 Tomcat、Jetty、Undertow)
  • 自动配置(AutoConfiguration)
  • 约定优于配置(Convention over Configuration,框架默认帮你做好合理选择,你只要按它建议的方式写代码,就不用写额外配置。)
  • 无 XML 配置(几乎不需要 applicationContext.xml)
  • Starter 依赖管理(简化 pom.xml)

一句话总结:Spring Boot 让 Spring 开发更简单、更快速,避免大量的 XML 配置,开箱即用!


# Spring 和 Spring Boot 的区别

特性 Spring Spring Boot
需要的配置 需要手动配置(XML/Java) 约定优于配置,自动装配
Web 服务器 需要手动配置 Tomcat、Jetty 内嵌 Tomcat,开箱即用
依赖管理 依赖版本需要手动维护 Starter 依赖自动管理
开发效率 配置复杂,开发慢 简单易用,开发快
微服务支持 需要自己搭建 天然支持微服务

# Spring Boot 启动流程

当调用 SpringApplication.run(...) 时,Spring Boot 会执行一系列自动配置:

  1. 创建 SpringApplication 对象
  2. 自动推断应用类型(Servlet / Reactive / None)
  3. 加载 ApplicationContext
  4. 执行 @SpringBootApplication 扫描并加载 Bean
  5. 加载 spring.factories 进行自动配置
  6. 启动 Web 服务器(Tomcat/Jetty)
  7. 初始化 CommandLineRunner / ApplicationRunner

# SpringBoot自动装配

自动装配的核心目标 自动装配的本质是:根据类路径下的依赖、自定义配置和默认规则,自动向 Spring 容器中注册所需的 Bean,并完成依赖注入。 例如,当引入 spring-boot-starter-web 依赖时,Spring Boot 会自动配置 Tomcat 容器、DispatcherServlet、WebMvc 相关组件等,无需手动编写 XML 或 @Bean 配置。

# 1. 自动装配出发点

首先我们的SpringBoot程序的启动类会有一个@SrpingBootApplication注解,该注解我等价于@SpringBootConfiguration、@ComponentScan、@EnableAutoConfiguration。

Spring Boot 的自动装配从这个@EnableAutoConfiguration注解正式启动。

@Target(ElementType.TYPE)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Documented
@Inherited
@AutoConfigurationPackage
@Import(AutoConfigurationImportSelector.class)
public @interface EnableAutoConfiguration {
}
1
2
3
4
5
6
7
8

可以看到:

  • 它通过 @Import(AutoConfigurationImportSelector.class) 把 AutoConfigurationImportSelector 这个核心类导入容器;
  • 从而触发自动配置类的加载逻辑。

# 2. 核心执行者

Spring Boot 启动时,会扫描 @EnableAutoConfiguration,从而加载并执行 AutoConfigurationImportSelector 的 selectImports() 方法,这里是真正决定哪些自动配置类会被加载的关键步骤。

核心方法如下(伪简化):

@Override
public String[] selectImports(AnnotationMetadata metadata) {
    // 1. 判断是否开启自动配置
    if (!isEnabled(metadata)) {
        return NO_IMPORTS;
    }

    // 2. 加载所有候选配置类(从 spring.factories 或 AutoConfiguration.imports)
    AutoConfigurationEntry autoConfigurationEntry =
        getAutoConfigurationEntry(metadata);

    // 3. 返回最终需要导入的类名数组
    return StringUtils.toStringArray(autoConfigurationEntry.getConfigurations());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继续看 getAutoConfigurationEntry():

protected AutoConfigurationEntry getAutoConfigurationEntry(AnnotationMetadata metadata) {
    // 1. 从 spring.factories 加载所有候选类
    List<String> configurations = getCandidateConfigurations(metadata, attributes);

    // 2. 去重
    configurations = removeDuplicates(configurations);

    // 3. 通过条件过滤掉不符合条件的自动配置类
    configurations = filter(configurations, autoConfigurationMetadata);

    // 4. 处理 @AutoConfigureBefore / @After 排序
    configurations = sort(configurations);

    // 5. 返回最终结果
    return new AutoConfigurationEntry(configurations);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所以这个类做了三件事:

  1. 读取候选自动配置类;
  2. 条件过滤;
  3. 排序后返回。

# 3. 加载逻辑

Spring Boot 2.x 和 3.x 的机制略有差别:

版本 文件位置 示例
Spring Boot 2.x META-INF/spring.factories 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EnableAutoConfiguration=\``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web.servlet.WebMvcAutoConfiguration,\``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jdbc.DataSourceAutoConfiguration
Spring Boot 3.x META-INF/spring/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AutoConfiguration.imports 每行一个类: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web.servlet.WebMvcAutoConfiguration

源码

protected List<String> getCandidateConfigurations(AnnotationMetadata metadata, AnnotationAttributes attributes) {
    return SpringFactoriesLoader.loadFactoryNames(
        getSpringFactoriesLoaderFactoryClass(), getBeanClassLoader());
}
1
2
3
4

SpringFactoriesLoader.loadFactoryNames() 方法会从 classpath 下读取所有的 spring.factories 文件,并返回 EnableAutoConfiguration 对应的所有类名。


# 4. 条件筛选机制

这部分由 ConfigurationClassPostProcessor 结合 ConditionEvaluator 来实现。

自动配置类在被加载之前,会根据 @Conditional 系列注解(如 @ConditionalOnClass, @ConditionalOnBean, @ConditionalOnProperty 等)进行过滤。

关键逻辑在 ConditionEvaluator#shouldSkip():

public boolean shouldSkip(AnnotatedTypeMetadata metadata) {
    if (metadata.isAnnotated(Conditional.class.getName())) {
        Condition[] conditions = getConditions(metadata);
        for (Condition condition : conditions) {
            if (!condition.matches(context, metadata)) {
                return true; // 不满足条件则跳过
            }
        }
    }
    return false;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比如:

  • @ConditionalOnClass → 检查 classpath 是否存在指定类;
  • @ConditionalOnMissingBean → 检查容器中是否已经注册了指定 Bean;
  • @ConditionalOnProperty → 检查 application.yml 中对应的 key/value 是否存在。

# 5. 加载与注册

经过筛选后的自动配置类,会在 BeanDefinition 阶段由 ConfigurationClassPostProcessor 解析并注册 Bean。

流程如下:

  1. ConfigurationClassPostProcessor 扫描 @Configuration 类;
  2. 对每个类执行:
    • 解析 @Import;
    • 解析 @Bean 方法;
    • 注册到 BeanDefinitionRegistry;
  3. Spring 容器在后续阶段实例化 Bean 并完成依赖注入。

# Spring Boot 适合用在哪些场景?

  1. Web 应用
    • 快速开发 RESTful API
    • 传统 Web MVC 应用
  2. 微服务架构
    • 天然支持 Spring Cloud
    • 简单搭建分布式服务
  3. 任务调度 / 定时任务
    • 支持 @Scheduled
  4. 数据处理
    • 与 Spring Data JPA、MyBatis 无缝集成
  5. 企业级应用
    • 快速搭建企业管理系统、后台管理系统

# 总结

  • Spring Boot = Spring + 简单易用
  • 自动配置,减少 XML 和 Java 配置代码
  • 内置 Web 服务器,直接运行,不需要部署
  • Starter 依赖,简化依赖管理
  • 微服务天然支持,和 Spring Cloud 结合强大
  • 统一配置,使用 application.yml 进行全局管理

一句话总结:Spring Boot 让 Spring 开发更简单、更高效! 🚀

编辑 (opens new window)
上次更新: 2025/10/15, 09:50:43

← Spring介绍 Mysql→

最近更新
01
分布式事务
10-27
02
面试场景题
08-22
03
Function Calling与MCP区别
06-25
更多文章>
Theme by Vdoing | Copyright © 2023-2025 xiaoyang | MIT License
  • 跟随系统
  • 浅色模式
  • 深色模式
  • 阅读模式